我们为何能“看见”背后的人?
2024-11-19 【 字体:大 中 小 】

深夜,你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冥冥中感觉有人在看你,你迅猛地回头一看,竟然真的有人;赛跑时,即使眼睛正视着前方,我们也能看到后侧方追赶而来的人;考场上,你总感觉后桌的同学在偷瞄你的答案……我们的脑袋后面又没长眼睛,为什么能“看见”这些影像呢?
人类更喜欢看“白眼”
如果你喜欢养宠物,观察一下家里猫狗的眼睛,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它们几乎没有眼白。与之相比,人类眼睛的大半区域却都是白色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如果再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动物们也不是没有眼白,但只在大力转动眼珠时才能被看见,平时它们都藏在眼皮下。动物们之所以将眼白藏起来,是为了在野外更好地隐藏自己的眼睛,减少被猎物和捕食者发现的可能。而人类的眼睛则不同,我们的瞳孔只占据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眼白区域。这样一来,同伴的眼珠轻轻一转,我们就能够很容易辨别他视线变换的方向,并看穿其眼睛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和小心思。
通过眼白来探究对方的情绪和行为几乎是人类的本能,连人类婴儿都会通过眼白来判断一个人的视线。比如,当你对某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你就会直勾勾地盯着看,如果感到索然无味,眼睛则会四处乱瞟。如果一个人的头和身体都面向你,很明显,这个人在注视着你。当一个人的身体面朝其他方向,头却面向你,这种被注视感会更加强烈。这些情况下,你会立刻看向这个人的眼睛,去确定他到底朝哪儿看。
而且,人类的大脑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已经能够在不直视他人的情况下,利用一点余光就能够锁定别人的视线。视网膜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最中心的影像最清晰,但只要有一点光线投射到角落,那里的影像也能被看清楚,这就是余光。人们一般都能看清中心视野周围30度以外的影像,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余光范围甚至能扩展到90度,也就是直视前方时,能看见平行位置上的影像。
人类对眼神和视线的敏感赋予我们这样一种能力——即使没有正面相对,你也能感觉到“背后的眼睛”。
人类大多喜欢“脑补”
有些时候,就算你并没有真的看见“背后的眼睛”,大脑也倾向于让你相信“背后有眼”。
盲人真的完全看不见影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你现在紧紧地闭上双眼,也能轻易感受到哪里有亮光,一段时间后,甚至还能在一片黑暗中看到模糊的影像。而盲人的视野也有同样的现象,科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盲视”。
1974年,英国心理学家拉里·魏斯克兰茨首先提出了“盲视”这一概念,他发现,一些盲人在视觉皮层受损,丧失有意识的视觉后,依然能够对视觉刺激作出反应。2008年,魏斯克兰茨让一位化名为TN的盲人在随机布满障碍物的走廊中行走,他发现TN能独立避开障碍物,如同正常人一样行走。魏斯克兰茨猜测,人们用于“视物”的脑区不仅只是视觉皮层,大脑中的其他区域也能检测到光线的存在,并提供相关的位置信息。换句话说,视觉皮层障碍,不意味着人们无法“视物”。
2017年,瑞士日内瓦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让一位化名TD的失明者进行了更深入的“盲视”实验,确认盲人在黑暗中到底能看到什么。TD原本是一名医生,罹患中风后他的视觉皮层也因此受损,出现了失明的症状。研究人员让TD进行了一系列“视物”活动,包括目视前方看人脸照片;直视观察者;或者将眼睛转向一边,看向别处,不看观察者等。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用功能磁共振扫描仪测量了TD的大脑活动情况。
扫描结果表明,TD正面直视这些面部照片时,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和面部信息的脑区——杏仁核的活动也变得更加活跃。每当有人注视TD时,TD的杏仁核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虽然他本人并不知道。而眼前没有人脸时,TD的杏仁核就很平静。
由此可见,即使我们没有真正看到有人在注视自己,如果有视线投射过来,我们的大脑也能够感知到,并产生看到这些视线的感觉。
人人都有“被害妄想”
如同盲人会“盲视”一样,如果正常人从视觉当中获得的信息不准确或不全面,大脑就会开始想象。
2016年,来自荷兰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实验,以测试大脑是如何填补视线空白的。研究人员募集了20名志愿者,向他们展示一系列图像。每个志愿者的视觉中心都出现一幅图像,接着视觉边缘缓慢出现另一幅图像,当志愿者认为两幅图像的边缘可以衔接起来时,就需要点击一下鼠标。
测试显示,即使研究人员变化图像的形状、方向、亮度、色度和移动速度等特征,总是有志愿者在两幅图像真正相连之前提前点击鼠标——这就好像大脑补偿了第二张图中缺乏的细节,使它与前者可以相互匹配。
科学家认为,大脑之所以要“填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危险的防备。人会对未知产生恐惧,是因为未知会让人不知所措。当一个人遇到未知的事情,就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寻找类似的事情,如果他能找得到,那么他会用相同的方法去应付这件事情,但是,如果他找不到类似的事情,他就会不知所措。比如,如果一个人从未见过蛇,当他遇到蛇时,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就会产生恐惧。恐惧让人们心怀戒备,夜晚独自在家时,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我们也会摆出防备的姿势,稍微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疑神疑鬼,比如将被微风吹拂的树梢想象成鬼怪。
面对他人的视线也是如此,当对方的视线不知所踪时,我们无从推测他的意图,就会产生本能的恐惧和戒备并倾向于为他的视线“寻找”一个焦点。比如说你原本直视前方,当眼角余光观察到附近的人将脑袋转向你或者仅仅是身体稍微靠近时,你就会想象对方是在看着你并且暗暗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总之,感觉“背后有眼”其实是大脑的一种防御机制,让你可以对可能到来的威胁预先做出准备。人类大脑不断对接受到的周围信息进行处理,并且自动发现周围是否存在有威胁你的东西,如果大脑认为不安全了,可能就会提前预警。所以说,当你感觉背后有人盯着你并且转头看到真的有人时,这是你的大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猜你喜欢

“营收、净利同比增30%”目标成泡影?广联达净利润预降九成 造价业务新签云合同下降 财报解读


美国《福布斯》杂志援引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报道称,以俄罗斯和中国为首的


期货公司观点汇总一张图:3月12日黑色系(螺纹钢、焦煤、焦炭、铁矿石、动力煤等)


上海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等事项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原行长张东向涉嫌受贿罪、洗钱罪被提起公诉


邓一杰:白银持续崩,现价或1910加空!


广东去年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13万家外贸企业超八成为民企


一季报点评: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基金季度涨幅383%


加力!四大银行披露,万亿级资金投向这里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油麦菜价格行情


多只个股创历史新高!除煤炭、银行外,这一高股息板块仍不可忽视

机遇香港 专属政策增强吸引力!港深创科园已有59个全球科研合作伙伴

剑指3万亿!这个超大城市,凭什么?

金价狂飙 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创11个月新高 投资机会在哪里?多位基金经理亮观点

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污染水泄露事故答记者问

新股百望股份盘中转涨逾9%收复招股价 早盘一度重挫19%

5岁小天赐被送寄宿,74岁黄老承认体力跟不上,大儿女的心也太狠_孩子_女儿_田女士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爆浆芝士鸡排:自家做的用料实在,一口下去超满足,好吃更实惠

腾讯净利增长36%, 计划回购规模翻倍的腾讯该咋看

邦达亚洲: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 黄金小幅收涨


2025年5月5日山东青岛黄河路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公告速递:兴华安启纯债基金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金价再创新高 两大考验来了


雷军年度演讲刷屏!秀电车漂移、回应董明珠“打假” 还透露“是李斌和何小鹏劝我造车”


被调入沪股通标的名单 新潮能源股价大涨4%


12月3日各投行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最新交易策略汇总


上海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等事项


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研究报告(2024年度)_期刊_学术_教学科研


赛力斯超级增程奠定科技豪华 问界M9 72小时大定超21000台
